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生命科學學院黨委和醫學院黨支部結合實際,創新“三會一課”内容和形式,凝聚和教育師生黨員踐行初心使命,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
一是構建學習交流平台,創新“三會一課”形式。生命科學學院14個黨支部利用黨員微信群、學習強國、騰訊會議等形式組織召開線上黨支部會、支委會20餘次,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時傳達上級關于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醫學院黨支部組織學生連線身在武漢的陝西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員、新浦京澳官网游戏最新版附屬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孫菡進行形勢政策報告,并共同學習《習近平給在首鋼醫院實習的西藏大學醫學院學生的回信》,引導學生堅守學醫初心,牢記行醫使命,在大醫精誠中練就精湛醫術,在大醫懷仁中砥砺品格,以仁心仁術造福人民。
二是貼近疫情防控實際,夯實“三會一課”内容。“築夢先鋒”本科生黨支部書記常雅慧講授微黨課《有一種責任,叫我是共産黨員》,探入探讨黨員的“家國情懷”“使命擔當”“服務奉獻”,引導學生黨員以理性平和的心态面對疫情,以踐行初心使命的高度共克時艱。醫學院梁靖結合抗“疫”素材在全校學工戰線講授《形勢與政策》公開示範課,發揮主渠道作用,引導廣大學生黨員正确認識疫情,堅定戰勝疫情信心,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各支部以“飄揚黨旗守初心 抗擊疫情擔使命”為主題召開黨支部會,要求全體黨員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責任。打造 “掌上黨課”,進行政策解讀、疫情科普。成立“紅色基因”黨員志願服務隊,積極發揚鬥争精神和奉獻精神,用實際行動講政治講大局講黨性。開展“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征文和書畫作品征集活動,講述身邊的防“疫”故事,凝聚戰勝疫情的信心勇氣。
三是積極凝聚黨員力量,提升“三會一課”效果。教工支部通過“三會一課”,進一步激發黨員戰疫科研擔當,帶動全體教師行動起來。李铮教授團隊對新型冠狀病毒S蛋白感染關鍵糖靶點展開研究,确定易感人群的分子标志物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潛在阻斷劑,以期達到更好防控效果。戴鵬高教授基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的病毒參考序列,第一時間研發并測試成功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雙重PCR法),助力快速篩查和監測感染人群。崔亞麗教授團隊創辦的西安金磁納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加緊研發15分鐘出結果的新冠病毒N-蛋白檢測試劑盒,向西安高新醫院捐贈了快速準确檢測的磁定量免疫分析儀器,用于細菌和病毒感染鑒别PCT檢測試劑盒。邢連喜教授依托校生命科學與健康研究院聯合三八婦樂集團,共投資200萬元,聯合開展了以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為主要目的的天然中草藥抗菌消毒噴霧劑新産品的研發工作。
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生命科學學學院黨委及醫學院黨支部充分發揮統籌指導作用,通過規範開展線上“三會一課”,對疫情防控、宣傳引導、凝聚人心等方面起到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