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0日,直屬單位黨委組織部分黨支部書記、支委會成員及黨員,前往我校廉政教育基地,位于我省蒲城縣的王鼎紀念館參觀學習,接受愛國主義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廉政教育。
王鼎(1768-1842)是清朝愛國名相,是陝西人的驕傲。為了迎接香港回歸,紀念“王鼎屍谏”155周年,1997年6月26日,王鼎紀念館在他的故鄉初步建成。
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和講解中,大家懷着崇敬和莊重的心情,對王鼎這位出自陝西本地的曆史人物進行了初步的了解、思考和學習。通過實地參觀,使大家了解了民情國史,得到了文化的浸潤和黨性的洗禮,淨化了心靈,啟迪了思想,堅定了履行黨員幹部職責的信心。
當看到他少年時家境貧寒、勤奮好學、心存大志的形象展示時,大家為他的成長成才而贊許,同時感到當下我國教育事業中幫助青少年在“拔節孕穗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性。
當聽到他“少見人、多讀書,遇衆謙、出言慎。”等訓子詩言時,大家被他的家教家風所吸引,同時感到當前我們在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中進行家庭建設的重要基點作用。
當看到他端方厚正、大氣流暢的書法作品和氣象初具的繪畫習作時,大家為他研習中華傳統美術的成就而欽佩,同時感到我們對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文化建設的曆史責任。
當得知他供職翰林院時無錢置辦官場應酬所需器物的故事時,大家被他的清樸本色所感染,同時感到我們現在和以後戒奢尚儉、艱苦奮鬥的重大意義。
當得知他奉旨查處浙江德清縣民婦徐倪氏害死徐蔡氏一案,使冤獄平反、罪犯伏法,人稱“王青天”的事迹時,大家被他的敢于擔當、勇于作為的精神所感動,同時感到今天我們大力推進反腐敗鬥争和法治中國建設的戰略意義。
當得知他在江西主持鄉試時,拒絕地方官紳紛紛拜會和多方疏通賄賂,使有真才實學者被選上而企圖拉攏阿谀者都名落孫山,并以“山在虎還來”回應懷恨者所寫“虎去山還在”、被百姓高度贊頌的情節時,大家被他“為國選賢、拒不徇私”的絕俗情操所感動,同時感到黨員幹部在工作中真正出于公心、敢于動真碰硬、不向歪風邪氣低頭的可貴重要。
當聽到他整饬吏治、鏟除時弊、執法如山、不徇私情的事例時,大家為他的顯赫政績而歎服,同時感到我們立足各自崗位、認真履職盡責、積極幹事創業的應有職業操守。
當在磚雕牆前看到反映他改革河務和鹽政,熱心公益、憐恤民苦等故事時,大家被他理政為國、愛民如子的情懷所鼓舞,同時感到我們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最後,當了解到他在鴉片戰争民族危機面前力薦力保林則徐、與投降派權貴進行不妥協的鬥争并看到他于1842年6月8日“條例不可輕許、惡例不可輕開、穆不可任、林不可棄”的屍谏殉國整個過程展示時,大家深深為他在帝國主義侵略者面前堅貞不屈的愛國壯舉和不做曆史旁觀者勇敢抗争的民族氣節所心痛、折服和震撼,深刻認識到今天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長遠曆史意義,深深感到我們這一代人所肩負的光榮曆史使命。
這次參觀學習雖然時間不長,卻安排緊湊、内容充實豐富、人物形象立體,讓大家感覺到意猶未盡、印象深刻,增強了文化自信,有多方面的收獲。大家認為,此行不虛、頗受教育、十分值得。
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将懷着對王鼎其言、其行、其壯舉和其精神的緬懷與追念,繼續做曆史的參與者和創造者,将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