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同志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久經考驗的共産主義戰士,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創立者。在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之際,在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之時,緬懷他的豐功偉績,學習他的崇高風範,對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具有重大意義。
一、鄧小平同志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鄧小平,一個銘刻在億萬人民心中不朽的名字。鄧小平同志的一生,同中國共産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創建和發展的曆史進程緊緊相連,同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曆史進程緊緊相連,同中華民族抗争、獨立、振興的曆史進程緊緊相連,是光輝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偉大的一生。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鄧小平同志為黨領導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建立了卓越功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勳。從百色起義到浴血太行,從挺進中原到決戰淮海,從橫渡長江到揮師西南,鄧小平同志作為毛澤東同志的親密戰友,以超人的膽識和卓著的戰功,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誕生,建立了赫赫功勳。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鄧小平同志為勝利完成社會主義革命、探索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作出了傑出貢獻。作為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鄧小平同志為探索适合我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為克服經濟困難提出許多正确主張,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鄧小平同志成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曆史性貢獻。面對“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嚴峻局面,鄧小平同志旗幟鮮明反對“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支持和領導開展真理标準問題的讨論,推動進行各方面的撥亂反正。在鄧小平同志指導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停止使用“以階級鬥争為綱”的錯誤提法,确定把全黨工作的着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實現了黨的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同志領導我們黨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步一步推向前進。他指導我們黨系統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曆史經驗,解決了科學評價毛澤東同志的曆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根據新的實際和發展要求确立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确道路這樣兩個相互聯系的重大曆史課題,領導我們黨在新中國成立以來革命和建設實踐的基礎上,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他強調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領導我們黨制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制定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鄧小平同志堅決有力地支持黨和政府為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鬥争,并發表南方談話,從理論上深刻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提出了對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現實和長遠指導意義的重要思想,保證了黨和國家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
鄧小平同志對黨和人民的貢獻,是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不僅改變了中國人民的曆史命運,而且改變了世界的曆史進程。這一點,在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别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中可以看得格外清晰。回顧我們黨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中經曆的艱辛探索,聯系社會主義在一些國家遭受的嚴重挫折,再看看社會主義在今天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功,讓人由衷感慨,中國有鄧小平同志來領導我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是多麼值得慶幸!黨的十五大把鄧小平和孫中山、毛澤東并稱為20世紀“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習近平總書記把鄧小平同志領導開創的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譽為“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三大裡程碑”之一,這樣的評價,鄧小平同志當之無愧。鄧小平同志說過:“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同樣應當說,如果沒有鄧小平同志,中國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開放的新局面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光明前景。
鄧小平同志在為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一生中,充分展現了一位真正共産黨人的崇高品德、博大胸懷、卓越膽識和革命風格,不愧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兒子。鄧小平同志一生最鮮明的政治品格是信念堅定,最深厚的情感寄托是熱愛人民,最重要的思想特點是實事求是,最鮮明的領導風範是開拓創新,最恢宏的革命氣度是戰略思維,最光輝的人格魅力是坦蕩無私。他對馬克思主義、共産主義始終不渝的信仰信念,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情大愛,善于“照辯證法辦事”的思想方法和領導藝術,革故鼎新、一往無前的勇氣銳氣,“放眼世界,放眼未來”的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博大胸懷,是那樣親切感人,又那樣令人肅然起敬。鄧小平同志身處逆境而始終豁達樂觀,肩負重任而總是舉重若輕,目光遠大而始終腳踏實地,功高至偉而從不居功自傲。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和崇高風範,将永遠銘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永遠激勵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奮勇前進。今天,讓我們衷心地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二、深刻認識鄧小平理論的曆史地位和指導意義,在新的起點上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鄧小平同志留給我們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遺産,就是他帶領黨和人民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他創立的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甯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産物,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産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是鄧小平同志在領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不斷提出和反複思考的根本問題。我國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前所經曆的曲折和失誤,改革開放後在前進中遇到的一些困惑,都與這個問題沒有完全搞清楚有關。鄧小平同志說:“我們搞改革開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沒有丢馬克思,沒有丢列甯,也沒有丢毛澤東。老祖宗不能丢啊!問題是要把什麼叫社會主義搞清楚,把怎麼樣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搞清楚。”正是緊緊圍繞這一根本問題,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曆史經驗,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在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國統一等重大問題上,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基本觀點,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用新的思想觀點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早在1958年,鄧小平同志就說過,“思想解放,破除迷信,後來者可以居上”,“要敢想、敢說、敢幹,富有創造性”,“要按照中國的情況寫中國的文章”。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志強調:“我們講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實事求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鄧小平同志在關鍵時刻作出的每一項重大決策,都體現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也正是依靠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鄧小平同志指引我們幹出了“馬克思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幹過”的全新的事業,并以一系列具有開創意義的思想觀點,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比如: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在農村實行聯産承包責任制;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和幫助後發展的地區;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别;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用“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解決台灣問題和香港問題、澳門問題;等等。其中不少在今天的人們看來習以為常的重大論斷,在當時提出來是多麼振聾發聩乃至石破天驚,對廓清人們頭腦中的思想迷霧、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産生了多麼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中國共産黨的曆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曆史。在這一偉大曆史進程中,鄧小平理論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一偉大曆史進程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開啟的,毛澤東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曆史性飛躍。沿着毛澤東同志開拓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我們黨先後創立鄧小平理論,形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鄧小平理論是對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同時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開篇之作。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鄧小平同志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這篇大文章上都寫下了精彩的篇章。現在,我們這一代共産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
鄧小平同志說過:“馬克思有他那個時代的語言,我們有我們時代的語言。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語言,新時代總有新語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我們中國共産黨人的“新語言”。這一重要思想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時代課題,是對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今天,時代變化和我國發展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出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當時的想象,對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鄧小平同志曾說:“真正的馬克思列甯主義者必須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列甯主義。”我們要切實肩負起當代中國共産黨人的莊嚴曆史責任,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堅持不懈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堅持不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三、沿着鄧小平同志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
實現現代化是我們黨百餘年來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标,凝結着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畢生心血,也是他們留給我們的未竟事業。鄧小平同志親切地把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命名為“中國式的現代化”,并用“小康”這個富有傳統文化色彩的概念進行诠釋,還以非凡的膽略為我們設計了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宏偉藍圖。他強調:“同心同德地實現四個現代化,是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内全國人民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是決定祖國命運的千秋大業。”現在,對鄧小平同志最好的紀念,就是錨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重大部署,锲而不舍、真抓實幹,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定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改革開放一開始,鄧小平同志就指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根本前提”,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他反複強調,“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由共産黨領導,這個原則是不能動搖的”,“我們人民的團結,社會的安定,民主的發展,國家的統一,都要靠黨的領導”。鄧小平同志還指出:“中國式的現代化,必須從中國的特點出發。”“過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國情況,走毛澤東同志開辟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現在搞建設,也要适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是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鮮明特色的現代化。我們要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各領域各方面,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不動搖,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重大原則等,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讓中國式現代化乘風破浪、行穩緻遠。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的任務很多,但根本一條就是發展生産力”。他反複強調:“發展才是硬道理。”硬道理,硬就硬在它是被實踐反複證明的真理,是必須服從和服務的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鄧小平同志深刻總結過去工作重點未能及時轉移到經濟建設或一有幹擾就不能堅持的教訓,突出強調“把經濟建設當作中心”,“其他一切任務都要服從這個中心,圍繞這個中心,決不能幹擾它,沖擊它”。他反複要求,“利用機遇,把中國發展起來”;“力争隔幾年上一個台階”;“在今後的現代化建設長過程中,出現若幹個發展速度比較快、效益比較好的階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夠辦到的”。發展過去是、今後仍是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同時也要看到,今天的發展環境和條件相比過去有了很大變化,而且“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進入新發展階段,必須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把發展新質生産力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鄧小平同志指出,實現四個現代化,科學技術是關鍵,基礎在教育。我們要把教育、科技、人才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堅定不移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繼續用好用足改革開放這個重要法寶。鄧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就改革的性質和目的而言,決不是要否定和抛棄社會主義制度,而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鄧小平同志提出,“膽子要大,步子要穩”,“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他還概括了判斷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個有利于”标準,強調“實踐這個标準最硬”,“要用上百上千的事實來回答改革開放姓‘社’不姓‘資’,有利于社會主義”。鄧小平同志對改革開放看得很遠、想得很深,強調“改革不隻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紀的前五十年”,“改革開放要貫穿中國整個發展過程”。通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黨帶領人民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解決現代化建設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全面深化改革,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改革開放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中國式現代化越是偉大而艱巨,越要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前不久閉幕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就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曆史主動,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的堅強決心,充分釋放了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強烈信号。我們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堅決清除一切妨礙中國式現代化順利推進的體制機制障礙和制約因素,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譜寫好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鄧小平同志看來,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沒有法制也沒有社會主義;不重視物質文明搞不好社會主義,不重視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會主義。他強調“搞四個現代化一定要有兩手,隻有一手是不行的”,并推動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等一系列“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戰略舉措。鄧小平同志還高度重視共同富裕問題,指出:“共同緻富,我們從改革一開始就講,将來總有一天要成為中心課題。”“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改革開放40多年來,從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到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态文明協調發展,從擺脫貧困、實現小康到把推進共同富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國式現代化的内涵不斷豐富、優勢不斷彰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态。我們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的同時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鄧小平同志高瞻遠矚地作出“和平和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的重大判斷,強調“我們的對外政策,就本國來說,是要尋求一個和平的環境來實現四個現代化”。他指出,“中國永遠不會稱霸,永遠不會欺負别人”,“要維護我們獨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任何外國不要指望中國做他們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國會吞下損害我國利益的苦果”。不同于一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通過戰争、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我們要堅定站在曆史正确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赢旗幟,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現代化建設需要我們的黨”。他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提出了“執政黨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黨,執政黨的黨員應該怎樣才合格,黨怎樣才叫善于領導”的問題。鄧小平同志諄諄告誡“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産黨内部”,強調“領導層有活力,克服了官僚主義,提高了效率,調動了基層和人民的積極性,四個現代化才真正有希望”,“要聚精會神地抓黨的建設”,“抓黨風、社會風氣好轉,必須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等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指引百年大黨開辟了自我革命新境界。我們要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提供堅強保證。
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讓14億多人口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将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鄧小平同志曾堅定而自信地說過:“隻要中國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堅持社會主義。”他還充滿期待地預測:“到下世紀中葉,能夠接近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那才是大變化。到那時,社會主義中國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們就可以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
今天,可以告慰鄧小平同志的是,他深情熱愛的中國大地日新月異,他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他念茲在茲的現代化事業生機勃勃,他為我們擘畫的宏偉藍圖正在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同時,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的殷殷囑托言猶在耳:“從現在起到下世紀中葉,将是很要緊的時期,我們要埋頭苦幹。我們肩膀上的擔子重,責任大啊!”
現在,曆史的車輪已行進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的關鍵時期。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确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隻争朝夕、埋頭苦幹,奮力奪取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人類曆史上空前壯麗的偉大事業的新勝利!
來源:求是網
作者: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