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習近平同志進入中央工作以來,先後6次來陝視察工作,看望人民。
第一次(2009年)
2009年11月13日-16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同志來陝西調研。這是進入中央工作後,習近平首次來陝西考察。習近平頂風冒雪先後來到延安、西安等地,深入農村、企業、學校和科研單位進行調研,并專程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瞻仰了楊家嶺、棗園革命舊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舊址,看望了延安八一敬老院的老紅軍、老八路,考察了延安幹部學院。

重要講話重要指示
指示之一:陝西省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中國西部大開發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指示之二:随着國家正式頒布《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西安市及其周邊地區将日益成為西部大開發的一個戰略高地,這将為陝西省同歐亞地區開展交流合作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指示之三:偉大的延安精神教育滋養了幾代中國共産黨人,始終是凝聚人心、戰勝困難、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指示之四:要結合新的實際大力弘揚延安精神,以求真務實作風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堅強組織保證。
指示之五:弘揚延安精神,要把堅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始終牢記“兩個務必”,保持延安時期那麼一種忘我精神、那麼一股昂揚鬥志、那麼一種科學精神,為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懈奮鬥。
第二次(2015年)
2015年2月13日至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延安、銅川、西安等地調研考察,并在延安主持召開陝甘甯革命老區脫貧緻富座談會。13日上午,習近平前往梁家河看望村民,下午,在中國延安幹部學院主持召開陝甘甯革命老區脫貧緻富座談會。14日上午,習近平來到楊家嶺七大舊址參觀,下午,來到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考察。15日,習近平來到西安市調研,期間,聽取了陝西省工作彙報。

重要講話重要指示
一個目标:
“追趕超越”。追趕,就是指陝西要追趕别的省份,特别是東部發達地區;超越就是指陝西要超越自己。
五個紮實:
1.紮實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紮實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
3.紮實加強文化建設;
4.紮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5.紮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
四個指示:
指示之一:“老區和老區人民,為我們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我們要永遠珍惜、永遠銘記老區和老區人民的這些犧牲和貢獻”,“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我們不能忘記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加快老區發展步伐,做好老區扶貧開發工作,讓老區農村貧困人口盡快脫貧緻富是我們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對這個問題,我一直挂在心上,而且一直不放心,所以經常講這個問題,目的就是推動各方面加緊工作”。“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是不完整的。這就是我常說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涵義”。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把老區發展和老區人民生活改善時刻放在心上,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加快老區發展步伐,讓老區人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确保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指示之二:教育很重要,革命老區、貧困地區抓發展在根上還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要重視教育,重視基礎教育尤其是老區的基礎教育,财政資金要向這方面傾斜。
指示之三: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必須靠自力更生。科技人員要樹立強烈的創新責任和創新自信,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面向國際科技發展制高點,努力多出創新成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多作貢獻。
指示之四: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産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财富。今天,全面從嚴治黨要繼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
第三次(2020年)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西考察。主要視察了商洛、安康和西安三個地方,調研了生态保護、脫貧攻堅、疫情防控、複工複産、恢複社會生活秩序等情況并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調研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還聽取了陝西省委的工作彙報,并發表重要講話。

重要講話重要指示
五項要求:
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二、打造内陸改革開放高地;
三、推動生态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四、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
五、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三個要”:
一是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肅黨内政治生活,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為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二是要加大文物保護力度。習近平強調,陝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要加大文物保護力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人民群衆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三是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幹部。習總書記在講話最後,重提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産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财富。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幹部,用以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
五個指示:
指示之一:秦嶺違建是一個大教訓。“根子就是腐敗啊!”習近平總書記嚴肅指出,從今往後,在陝西為官,首先要了解這段曆史、這個教訓,警鐘長鳴,明白自己的職責,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當好秦嶺生态的衛士,切勿重蹈覆轍。
指示之二:各級黨委和領導幹部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一定要心中有數,要時刻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麼、強調什麼,深刻領會什麼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麼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要身體力行“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而不能隻停留在口号上。
指示之三:過去講“安居樂業”,如今對搬遷群衆來講,樂業才能安居。“房子好了沒收入,也是住不下去的。”隻有保證群衆就業,才能确保群衆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緻富,防止返貧。
指示之四: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經濟财富,“希望鄉親們因茶緻富、因茶興業,脫貧奔小康!”
指示之五:“陝西地處西部地區,在新時代也要有勇立潮頭、争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既要抓住西部大開發、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機遇,又要化危為機,善于從眼前的危機和挑戰中創造機遇,不斷發展新模式、新業态、新技術、新産品,不斷邁上新的台階。”
第四次(2021年)
2021年9月13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省榆林市考察。13日上午,習近平在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中心控制室考察,下午,在米脂縣高西溝村臨時下車察看糧食作物長勢,同正在田間勞作的老鄉拉家常,并高西溝村龍頭山山頂,考察黃土丘陵溝壑區綜合治理情況,随後來到位于米脂縣城東南的楊家溝革命舊址。14日上午,習近平前往中共綏德地委舊址參觀,随後,來到綏德實驗中學考察,下午,來到位于綏德縣城西南的張家砭鎮郝家橋村參觀,随後,來到村民侯志榮家中看望,并參觀該村醫務室、養老院等情況。

重要講話重要指示
一個目标:
譜寫陝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八個舉措:
1.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
2.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3.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4.弘揚光榮革命傳統;
5.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再接再厲;
6.切實抓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7.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
8.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八個指示:
指示之一:榆林是國家重要能源基地,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煤炭作為我國主體能源,要按照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向,對标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标任務,立足國情、控制總量、兜住底線,有序減量替代,推進煤炭消費轉型升級。煤化工産業潛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為化工原料的綜合利用效能,促進煤化工産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把加強科技創新作為最緊迫任務,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發展煤基特種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指示之二:高西溝村是黃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個樣闆,你們堅持不懈開展生态文明建設、與時俱進發展農村事業,路子走的是對的。要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發展特色産業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生态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指示之三:一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和輝煌成就,就在于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制定切合實際的目标任務、政策策略。要從我國實際出發,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指示之四:要始終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不斷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要充分運用紅色資源,深化黨史學習教育,赓續紅色血脈。老一輩革命家堅持“黨的利益在第一位”,堅持“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堅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有着重大教育意義。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勝利,是赢得了民心,是億萬人民群衆堅定選擇站在我們這一邊。要繼承發揚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幹在一起。
指示之五: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厚植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真正把過重的學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減下來,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指示之六:同學們珍惜大好年華,修身立德、勤學上進、強健體魄、錘煉意志,做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
指示之七:綏德是黃土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豐富,孕育發展了優秀民間藝術,展現了陝北人民的熱情、質樸、豪邁。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财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寶貝,對延續曆史文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指示之八:來到郝家橋,我深受教育和啟發。山溝溝能走出緻富路、過上好日子,靠的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這裡能做到的,其他地方也應該能做到。重要的是深入調查研究,摸準情況、吃透問題、找到辦法、總結經驗,持續發揮典型引領示範作用,建好黨支部、選好帶頭人,把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無論是革命戰争年代的大生産運動,還是新時代的脫貧攻堅戰,郝家橋人始終勤勞奮進、開拓創新。希望你們繼續發揚優良傳統,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敢為人先、奮力拼搏,努力把郝家橋村建設成為鄉村振興的楷模。
第五次(2022年)
2022年10月2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一下火車,就乘車前往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習近平走進果園,同老鄉們親切交流。習近平詳細詢問了蘋果種植技術、采摘方法、品種質量、銷售價格、村民收入以及如何發展蘋果種植和其他産業等情況,以及灌溉和用水問題。在村蘋果洗選車間,習近平聽取當地蘋果産業發展情況,并察看分揀裝箱生産線。現場擺放了當地種植的各種蘋果和深加工産品,習近平饒有興趣地一一端詳,仔細聽取介紹,對當地發展現代農業和鄉村旅遊、培育壯大集體經濟、帶動老鄉們增收緻富的做法表示肯定。車間外,習近平同老鄉們一起拉起了家常,回憶了當年他在陝北的知青歲月。
随後,習近平來到延安中學棗園校區,走進學校教育史館、學生餐廳和教室進行考察,向廚師們了解的飯菜的價格和口味。習近平在高一(2)班教室,同師生親切交流,稱贊同學們人生目标明确,理想高尚。
10月27日上午,習近平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際、王滬甯、蔡奇、丁薛祥、李希等集體乘車,來到位于延安城西北的楊家嶺革命舊址,首先參觀了中共七大會址,随後參觀了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舊居,接着集體乘車前往延安革命紀念館,參觀《偉大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曆史陳列》并發表重要講話。臨行時,習近平同在場的老黨員以及老紅軍、老八路、烈士後代,黨校幹部學院教師及紀念館工作人員等親切交流。

重要講話重要指示
延安情結
“我在陝北生活了7年,當年看到老鄉們生活很艱苦,心裡就想着怎麼樣讓大家生活好起來。這次來延安,看到一派碩果累累的豐收景象,交通條件大為改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陝北老鄉們修梯田、種莊稼,面朝黃土背朝天,掄起老鋤頭幹活,廣種薄收,十分辛苦。”“我在延安地區生活勞動了7年,我的父輩也是從這裡走出去的,我對這裡十分熟悉。當年在陝北插隊的時候,每次路過延安,我都要來七大會址、楊家嶺、棗園、鳳凰山等革命舊址看一看。到中央工作後,先後3次來延安考察調研。”
對延安的評價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聖地、新中國的搖籃。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延安用五谷雜糧滋養了中國共産黨發展壯大,支持了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延安和延安人民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要永遠銘記。”“延安革命舊址見證了我們黨在延安時期領導中國革命、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曆程,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每次來都溫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啟示。”“從1935年到1948年,黨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戰鬥了13年,領導中國革命事業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曆史性轉折,扭轉了中國前途命運。”

對七大的評價
“黨的七大在黨的曆史上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标志着我們黨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走向了成熟。”
“在政治上,黨通過延安整風,使全黨團結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實現了黨的空前統一和團結。”
“在思想上,黨确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把毛澤東思想寫入了黨章。”
“在組織上,黨形成了一支高舉毛澤東旗幟的久經考驗的政治家集團。”
黨的七大首次将“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寫進黨章。從此,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成為了中國共産黨的根本宗旨。赢得了民心,就赢得了曆史的主動,就能牢牢掌握中國的前途和命運。”
對毛澤東的評價
“毛主席的著作大多數是在延安13年裡完成的。面壁黃土,窯洞的思考,思考的是中國的前途命運。這也奠定了毛澤東思想的根基。七大開始,黨的思想定于一尊。” 路上,講解員詳細講述了歌曲《東方紅》改編創作的過程。習近平總書記十分感慨:“這些歌頌黨、歌頌毛主席的文藝作品都是人民群衆自發創作的,充分說明人民選擇了毛澤東,人民擁戴毛澤東。”
對延安精神的論述
“當年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住窯洞、吃粗糧、穿布衣,用‘延安作風’打敗了‘西安作風’。全黨同志要把老一輩革命家和共産黨人留下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傳承好發揚好,勇于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确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堅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毛澤東同志1938年在延安抗大回答‘學習什麼’的問題時說,‘首先是學一個政治方向’”。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延安時期,‘要求黨的幹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形成了‘隻見公仆不見官’的生動局面”。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無論我們将來物質生活多麼豐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一定不能丢,腳踏實地、苦幹實幹,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
宣示
總宣示:這次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來,就是要宣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将繼承和發揚延安時期黨形成的優良革命傳統和作風,弘揚延安精神。
宣示一:全黨同志要堅持正确政治方向,堅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把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宣示二:全黨同志要站穩人民立場,踐行黨的宗旨,貫徹黨的群衆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自覺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各項工作之中,紮實推進共同富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宣示三:全黨同志要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無論我們将來物質生活多麼豐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一定不能丢,腳踏實地、苦幹實幹,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
宣示四:全黨同志要把老一輩革命家和共産黨人留下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傳承好發揚好,勇于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确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宣示五:全黨同志要發揚鬥争精神、提高鬥争本領,堅決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鬥争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宣示六:“同志們!黨的二十大制定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描繪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藍圖。”“讓我們踏上新征程,向着新的奮鬥目标,出發!”
對農業和鄉村振興的指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指出:南溝的蘋果産業就是農業現代化,你們找到了合适的産業發展方向。
1.如今山坡上退耕還林種上了蘋果,老鄉們有工作、有穩定收入,孩子有好的教育,老人都有醫保,生活越來越好。從陝北的變化就可以看到中國的變化。
2.“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第一個百年目标已經實現,絕對貧困問題解決了,老鄉們過上了好日子,但還要繼續努力往前走,讓生活越來越美好。
3.陝北的氣候、光照、緯度、海拔等非常适宜發展蘋果種植,加上滴灌技術、矮化種植技術、選果生産線等不斷發展,就地賣出,銷路不愁,大力發展蘋果種植業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産業,大有前途。
4.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把富民政策一項一項落實好,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老鄉們生活越來越紅火。
對延安中學的指示
延安中學是中國共産黨創辦的第一所中學,是在老一輩革命家、黨和國家領導同志親切關懷和精心培育下成長起來的,具有光榮曆史和優良革命傳統,為革命老區培養了大批人才。希望延安中學堅持用延安精神教書育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弘揚革命傳統,培育時代新人。要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立志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确保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第六次(2023年)
2023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西安主持中國—中亞峰會前夕,專門聽取陝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彙報時強調:陝西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要有勇立潮頭、争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奮力追趕、敢于超越,在西部地區發揮示範作用。要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着眼全國發展大局,立足陝西實際,發揮自身優勢,明确主攻方向,主動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努力在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強生态環境保護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陝西篇章。

來源:新華社